消失的永乐大典:西方打死也不会说的一大崛起奥秘,一册3200万,永乐大典共有11095册,价值超过3550亿……
提起《永乐大典》,可能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。
以前,咱们小心翼翼,说《永乐大典》内容宏富、包罗万象、卷帙浩繁,是华夏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,可以称之为“历代最大的百科全书”。
后来,中国人出去见了点世面,渐渐地,心生疑窦:中国的,就是世界的?中国的第一,就是世界第一?
在满清愚民统治以前,确实如此。
曾经妇孺皆知的《大英百科全书》与《永乐大典》相比,简直是小巫见大巫,根本不值一提。
这部全书体量巨大,即使每天看一册,也需要花30年时间。
令人瞠目的是,《永乐大典》被无数公知曾经热捧的《不列颠百科全书》誉为“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”。
一本百科全书,被另一本百科全书如此称道,举世罕见。
不过,《永乐大典》完全用不着谦虚,它担得起这份殊荣。其正本共计11095册,约有3.7亿字,采择前朝文献典籍之多,高达七八千种。其收录时间上自先秦、下讫明初,辑录了大量后来已经失传的秘籍史料,且对所收文献甚少修改,堪称”典籍渊薮”,历史价值、文献价值首屈一指。
要知道,明朝前,在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上,所有以渊博著称的典籍都完全无法与永乐大典相提并论,它们之中最多的,引用典籍的数量绝大多数都不会超过千种。即便是后来满清吹得神乎其神、却科技军工寥寥的《四库全书》,其引用的典籍也不过3000余种。
编辑一本《四库全书》,却借机销毁了15万册典籍,还真是没有对比,就没有伤害。
御题永乐大典
2020年7月,中国藏家以6400多万人民币的价格,在法国拍下了两册四卷《永乐大典》,一时世界为之瞩目。
两册6400余万,单册价格便是3200多万。
即便如此,要想把永乐大典重新集齐,亦是难于登天。
鲜为人知的是,修编《永乐大典》的最初起意并非来自明成祖,而是来自于大明开国皇帝——明太祖朱元璋。
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明朝。
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,朱元璋召集朝中政要,共同商议修纂类书一事,即“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《类要》”。
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明太祖的眼界了,虽然大字不识一箩筐,但是他肯定知道历经战乱,恢复华夏道统,为往圣继绝学的重要。
1403年,明成祖朱棣即位,登基称帝。
为了继承父志,同时消除“靖难之役”后朝野上下的不平之气,朱棣下旨编纂一部史无前例的类书,遂令永乐年间内阁首辅、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招募人手,整理前朝典籍,着手修书。
其编撰宗旨为:
“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,至于天文、地志、阴阳、医卜、僧道、技艺之言,备辑为一书,毋厌浩繁。”
明成祖:我爹如果长成鞋拔子脸,我能长成这样?不得去做个亲子鉴定?
初次编撰时,解缙召集了147人。
永乐二年(1404年),初稿完成,名为《文献集成》。
解缙原以为可以交差了事,不料,明成祖过目后瘪了瘪嘴,认为“所纂尚多未备”,不甚满意。
不用自我介绍了,诚如各位所想,我就是那位秉公直言、与太祖“亲如父子”的翩翩才子、永乐大典的总编撰——解缙,人称解公。
我承认,第一次只想着交任务,有点划水,偶尔也跟你们一样,上班的时候也摸摸鱼。
翰林院大学士解缙,才高八斗,命运多舛,在短暂的四十七载岁月中,人生的高光时刻就是出任《永乐大典》的总编纂一职。除此之外,余下的人生不是被贬黜,就是在被贬黜的路上。
永乐三年(1405年),朱棣找来了太子少傅姚广孝主持大局,再命解缙、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类书,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参与编写。组织设监修、总裁、副总裁、都总裁等职,负责各方面工作,其中蒋用文、赵同友各为正副总裁,陈济为都总裁 ,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皇家藏书。
原来,总裁是这么来的,怪不得有点霸道。
朱棣派来主持编修的太子少傅姚广孝其实就是道衍和尚,他有个外号,人称黑衣宰相,一听就知道不简单
道衍和尚号称朱棣身边第一谋士,学识颇高,精通儒释道三家经典,当时号称第一学士的宋濂,对姚广孝都是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时年35岁的解缙一看,这黑衣宰相都来当总监工了,自己这个大学士能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吗?
除了参考南京文渊阁中的所有皇家藏书外,朝廷还在民间搜罗各种书籍。为了编撰永乐大典,后期参与该项工作的人员多达21600余人。
《永乐大典》的编撰有严格的制度,即使在重录中,执行标准也未有松懈。重录时,以礼部侍郎高拱、左春坊左谕德兼侍读瞿景淳为总校官,重要参与者有翰林院官员张居正、徐时行、王希烈、张四维等等。参与人员各司其职,秩序井然。
因重录工作对书写水平有较高要求,为此,吏部和礼部还专门组织了“糊名考试”,最终招收109位缮写人员负责抄写誊录。
为保证重录工作顺利进行,还特意配备了必要的服务设施和人员,如内府御用监调拨画匠、纸匠,顺天府专门提供上等的砚台、笔,惜薪司及工部供应取暖的木炭,光禄寺负责酒饭,翰林院付书写人员“月米”,锦衣卫拨送巡禁,保障人身安全。
抄写誊录人员晨入暮出,每次领取大典正本必须登记,不许私自携带外出、或雇他人代写。每人每日只允许抄写三页,格式完全按照正本册式、行款摹写,如有差错,必须重写,发现有混报怠工者,还要“罪坐各官”。
每册大典重录完后,于册后注明该册重录总校官分校官、写书官及圈点人员姓名,以示各人职责。
在修书过程中,对收录书籍几乎未做任何修改,采用兼收并取方式,保持书籍原始内容。
但即便如此,是人就会犯错,后来成书的《永乐大典》中仍旧发现了一些错漏之处。譬如,谢保成就曾指出《永乐大典》卷一九六三七“目”字韵下“医目”条引《林唐语》,原文出自《因话录》卷六《羽部》,辑录时出现删改,“善医者沈师象”讹作“喜医者沉大师象”。
看来,仍旧有人上班摸鱼啊!
摸个鱼而已,监工都没发现,你奈我何?
历经四年的重修,永乐五年(1407),书成定稿,进呈明成祖。朱棣阅罢,十分满意,遂亲撰序言以记其事,将其命名为《永乐大典》。清抄至永乐六年(1408年)冬天才正式成书。
据《进永乐大典表》称,全书缮写成22,877卷,目录60卷,成书11,095册。可谓是集天文、地理、阴阳、医药、科技等类,涵盖华夏民族数千年知识之集大成者。
《永乐大典》款式要比一般古书要大一些,高约50厘米,宽约30厘米,甚至超过现在的A3纸。
从这幅照片的人、书对比,应该可以有一个大小的概念
因为是皇家主持的修书,故而包装精美,封面是多层宣纸硬裱,再用一层黄绢包裹,书皮左上方贴长条黄绢镶蓝边书签,标出卷数,书皮右上方贴小方块黄绢边签,标出韵目及本册次第。
《永乐大典》(卷11312-11313)
永乐六年(1408),《永乐大典》完成抄写,即为正本,藏于南京文渊阁。由于体量巨大,书成之后,永乐帝并没有翻阅过几次。
永乐十九年(1421年),随永乐皇帝迁都北京,存放于皇宫大内禁中秘府。
此后,弘治皇帝和嘉靖皇帝对其颇为喜爱,尤其嘉靖帝,手边常备着一两册,成了爱不释手的“案头之书”(史料中仅有弘治和嘉靖两位皇帝真正翻阅过大典的记录)。
嘉靖十三年(1534年),明世宗嘉靖帝基本完成了天地坛的改造工程。他先将在嘉靖十年就已完工的圜丘坛更名为“天坛”,又将方泽坛更名为“地坛”,这是天坛和地坛的名称在北京城里首次出现。
同年,嘉靖帝开始在紫禁城东南侧兴建“神御阁”。
因为在他看来,诸如“祖宗神御像”(即现代皇帝画像)、“宝训”(皇帝的训谕编集)和“实录”(编年体史书的一种,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)都应该有尊崇之所,并且“宝训”以及“实录”还应该用坚硬的楮木重新书写一遍,并放置于石匮中储藏。但由于彼时京城正大兴土木,修建“天地日月”四座神坛,故此“神御阁”只能暂时搁置。
此前,储存档案的紫禁城文渊阁曾遭受火灾,焚毁了很多重要的典籍。为了防止火患,嘉靖帝亲临现场,提议神御阁仿照南郊天坛的斋宫(皇帝祭天时斋戒之处)样式整体上采用砖石结构,即内外用砖石团甃(zhòu,用砖砌之意),不用一根木头。
其实,弘治年间内阁大学士邱浚就曾提议在文渊阁附近“别建重楼一所,不用木植,专用砖石垒砌为之,收贮繁要文书,以防意外之虞。”甚至,还构想了这座建筑的具体使用功效:上层用铜匮保存累朝实录和国家大事文书,下层用铁匮保存保藏诏册、制诰、敕书等项。
但最初此项提议未受重视,直到四十多年后,文渊阁失火,才予以落实。
在修建神御阁时,考虑到如用石匮储存档案,可能会遇到夏天石头发潮而毁坏档案的情况,嘉靖帝又下令将所有石匮均改为铜制(一说为内部为木匮,外面包铜)。
此举其实沿袭的是秦汉时期的“金匮石室”制度。历史上第一个启用“金匮”制度的,当属汉高祖刘邦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记载,汉高祖登上皇位后,“又与功臣剖符作誓,丹书铁券,金匮石室,藏之宗庙。”
所谓“金匮”,即铜制的柜子;“石室”,就是用石头砌筑的房子,用以保存珍贵档案,既防火又防潮,可使保存时间更加长久。
此后,主持汉长安城修筑工作的萧何,在未央宫北面不远处修建了天禄阁和石渠阁。
石渠阁为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。
天禄阁,藏典籍之所。
两阁逐渐演化成汉代的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。
嘉靖十五年(1536年)七月,神御阁历经两年的建设,终于落成。
完工后,嘉靖帝决定专用该建筑存放皇帝的实录和圣训,而皇帝画像则另修景神殿恭奉,因此更名为皇史宬(chéng)。在取名时,据说嘉靖帝题写匾额本想写“皇史藏”,因一时笔误写成“皇史宬”,在一旁的大臣张孚敬认为天子御笔不可轻易更改,最终将错就错,最终便以“皇史宬”为名。
皇史宬(chéng)又称表章库,占地8460平方米,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。主要建筑有皇史宬门、正殿、东西配殿、御碑亭等,四周围以城墙。按照“石室”的旧制,皇史宬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,正殿建在高1.42米高的石台基上,绕以汉白玉护栏。更独特的是,皇史宬的大殿,采用的是无梁的建筑风格,大殿屋顶为拱顶,南北墙厚6.4米,东西墙厚也达到了3米。
嘉靖十五年(1536年)八月二十日,皇史宬正式投入使用,成为明清皇室藏书之所,即皇家档案馆。
皇史宬正殿内的金匮
根据《明实录》记载,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四月,皇宫意外失火。嘉靖帝心急如焚,立即命人去文楼抢救《永乐大典》,后又一夜之中连下三四道圣旨,督促抢救事宜。
万幸,抢运及时,《永乐大典》逃过一劫。
事后,嘉靖帝心有余悸,生怕大典再出问题,遂下令缮写《永乐大典》副本,“重录一部,贮之他所,以备不虞”。这一版本,被后世称为“嘉靖副本”。
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秋,重录工作启动。
重录人员阵容强大,当时选出誊录、绘画生员共计109人。每册结尾处要注明重录总校官、分校官的名字。
按照嘉靖帝的要求,抄录必须完全按照正本的版式、行款等进行誊写,而且要保证质量,稍有错误便需重抄。所以,《永乐大典》的正副本几乎完全一致。
不过,抄录工作因为体量巨大,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。
嘉靖帝等啊等啊,足足等了五年,等到驾崩,都没见到重抄副本问世。
五年后,至隆庆元年(1567年),嘉靖副本终于宣告抄录完成。
而抄录完成后的副本,最初便放置于皇史宬保管,后收于翰林院。
永乐大典.卷3579-3581.村字等.明嘉靖隆庆时期内府重写本
永乐大典.卷6700-6701.江字.明嘉靖隆庆时期内府重写本
永乐大典.卷10421-10422.李字.明嘉靖隆庆时期内府重写本
永乐大典.卷15897-15898.论字.明嘉靖隆庆时期内府重写本
永乐大典.卷20478-20479.职字.明嘉靖隆庆时期内府重写本
永乐大典.卷20572.积字.明嘉靖隆庆时期内府重写本
永乐大典.卷13991.戏文二十七.明嘉靖隆庆时期内府重写本
大英图书馆藏《永乐大典》(卷11887-11888、卷11903-11904)
永乐大典.卷11903-11904.广字.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
永乐大典.卷8268-8269.铭字.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
永乐大典.卷8275.兵字.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
永乐大典.卷7389-7390.丧字.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
永乐大典.卷8089-8090.城字.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
永乐大典.卷8022-8024.成字.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
永乐大典.卷6933-6934.唐字.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
永乐大典.卷6850-6851.王字.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
永乐大典.卷903-904.诗字.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
永乐大典.卷4908-4909.烟字.燕字.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
永乐大典.卷13189-13190.众字.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
永乐大典.卷1033.儿字.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
永乐大典.卷3002.人字.大英图书馆藏.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
永乐大典.卷13992-13993.憙字等.大英图书馆藏.明嘉靖隆庆间
永乐大典.卷13992-13993.憙字等.大英图书馆藏.明嘉靖隆庆间
然而,此后不久,收藏于翰林院的《永乐大典》正本却不知所踪,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,竟然找不到任何损毁或有关去向的记录。
只留下了几种猜测:
其一,随嘉靖帝陪葬;
其二,毁于明末李自成起义的战火。1644年,李自成于山海关败归,下令撤出北京,并烧毁皇宫,仅武英殿幸存,故《永乐大典》正本若存放于皇宫之中,应未能幸免于战火。清人法式善也持此说,并在《存素堂文续集》中称大典“相传为李自成所摧残”。
其三,毁于乾隆年间宫内大火;
其四,仍秘藏于皇史宬夹墙内。
现在存世的《永乐大典》全都是副本,清雍正之后一直保存于翰林院中。
乾隆五十九年(1794),着手修《四库全书》时发现《永乐大典》副本已有千余册去向不明。
咸丰十年(1860)英法联军入侵北京,翰林院遭劫,《永乐大典》亦难逃厄运,部分毁于战火,部分被抢。
清廷议和后,当时的北京外国使馆林立。翰林院官员监守自盗,“早间入院,带一包袱,包一棉马褂,约如《大典》二本大小,晚间出院,将马褂加穿于身,偷《永乐大典》二本”,洋人只需花费十两白银便可买到一册。
光绪元年(1875年),存本已不足5000册。
光绪十二年(1886),翰林院的《永乐大典》仅存900余册。
光绪二十年,只剩下800余册。
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庚子国变,八国联军侵华,翰林院被烧,副本多册被焚毁或窃取。期间,《永乐大典》被强盗们用于挡子弹,当作垫机枪砖头。据学者统计,在1900年的战事中,损失的《永乐大典》至少有605册。
民国初年,翰林院所藏《永乐大典》残本移交京师图书馆(国家图书馆前身)。彼时,鲁迅出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,主管图书馆工作,他多次以教育部名义向社会人士征集《永乐大典》,征集到的遗册加上翰林院残本,一共才只有64册,不及原数的1%。
其后,历经百年的收集工作,陆续有海外文献回归,如1938年王重民自英国为北平图书馆购入的“农”字册,1951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系图书馆送还中国的“颂、溶、蓉、庸”字册,1955年德国政府送还中国的“士”字册等。此外,还有1951年商务印书馆捐赠的“水”字册,1958年北京大学捐赠的“水”字册等。
截至目前,已知永乐大典副本仅有400余册、800余卷及部分零叶,分散于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个公私藏家手中,经过上百年的不懈努力,有224册回归祖国,藏于国家图书馆,另有200余册流落海外。
那么,《永乐大典》究竟存在哪些价值呢?为什么它被誉为“辑佚的渊薮”呢?
举几个例子来说就明白了。
万历年间重修《文渊阁书目》时,《大典》所收之书已”十不存一”;清康熙间徐乾学修《一统志》时所存更是“寥寥无几”。
正因为如此,《永乐大典》作为“佚书渊薮”的价值日益突显。
明隆庆年间,高拱、张四维等人参重录《永乐大典》时,张四维就从中辑出《名公书判清明集》和《折狱龟鉴》二书。《名公书判清明集》辑宋以来诸公案牍判语,分类编次。
现有南宋刻本(残本)和张四维从《永乐大典》中出的明隆庆三年(公元1569)盛时选刻蓝印本传世。
《旧五代史》于北宋初年编纂,清代前期已完全失传,乾隆年间的进士邵晋涵依靠《永乐大典》“得十之八九”。随后,他又旁采《册府元龟》《太平御览》《资治通鉴》等数十种书籍,哀然成编,共一百五十卷,使《旧五代史》散而复聚。乾隆四十九年(公元1784)刊印殿本,成为正史“二十四史”之一。
《旧唐书》《宋会要辑编》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等书,后全部失传,直到清代时,方才从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录出来,流传于世,还有宋本《水经注》《薛仁贵征辽事略》……类似的书,如果列成书单,会很长很长。
迄今为止,从《永乐大典》中把已经佚失的古籍重新辑录和整理出来仍旧一直在持续着。
曾在国家图书馆任职的缪荃孙辑出《曾公遗录三卷》《明永乐顺天府志》等,赵万里辑出《陈了翁年谱》《元一统志》《薛仁贵征辽事略》。
2004年,张忱石与几位学者共同编纂的《永乐大典方志辑轶》出版,辑录了《大典》中失传的不少方志,共900余种,对研究宋元明初的历史文学、语言哲学具有重要价值。
除此之外,张忱石还辑录了几本有趣的民间著作,比如宋代启蒙读物《金璧故事》,专门记录历代典故,后来放入《蒙学集成》中出版;以及元代的《净发须知》,是民间知识分子记录的关于理发的趣事。
所以,永乐大典的真正价值其实是无法估量的。
通常而言,故事到这里似乎就结束了。
可是,长了点见识的中国人赫然发现西方有点不对头。
它没有知识和技术积累的演进过程,就突然在某一个时刻发生了技术大爆炸,还在18-19世纪争先恐后搞出了一大堆百科全书。
还因此出现了一批百科全书式的、后世只能望其项背无法复制的天才。
那么,当《永乐大典》收藏于翰林院时,它的直接负责人是谁呢?
经过查证,这个负责人居然是内阁次辅、太子太保赠少保太保、礼部尚书、兼文渊阁大学士、耶稣会教徒——大名鼎鼎的徐光启、徐保禄,其于1603年,入天主教,教名保禄。
所以,永乐大典的真实下落是不是还有另外一种可能……
是的,这种可能性无法排除。
之所以对此心生怀疑,是因为17-18世纪,欧洲那个地方突然像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百科全书,堪称百花齐放、争奇斗艳,令人叹为观止!
可是,令人疑惑的是,此时的欧洲,书面语言尚在建立和统一过程中,还在不断参照汉语词典对译创造词汇,连第一本词典都没有形成,——没有词典,都没实现书同文,单词都没有造好,词汇量也不足,就这水平,居然就写出了各种各样的百科全书?
这岂不是本末倒置,匪夷所思?
你能想象一座大厦没有地基,就直接在空中建成了吗?
网友十方突替大家作了一番整理,一起来看看西方那时都有哪些神奇的百科全书:
(1)《寰宇大观》
佛兰德(今属比利时)学者及地理学家亚伯拉罕·奥特柳斯(Abraham Ortelius,1527—1598 年)编绘的《寰宇大观》是欧洲第一部百科全书。全书对当时已知的世界地理知识进行了归纳集结,称“百科全书式的地图集”。
(2)《钱伯斯百科全书》
《钱伯斯百科全书》又称《科技百科全书》,1728年于英国出版(首版不敢让世人检验)。
这是英国最早的第一部百科全书,“尝试概括人类古今知识”,囊括了地理、政府、经济、语言、文学、艺术、科学、宗教、哲学、历史等全方位知识。现在只给看1973年的“删减本”。
(3)《不列颠百科全书》《大英百科全书》
《不列颠百科全书》,又称《大英百科全书》,是《钱伯斯百科全书》的继承者。
瞧见了没?
牛气冲天、享誉世界的《不列颠百科全书》、《大英百科全书》,居然继承了《钱伯斯百科全书》的内容,因而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知名、也是最权威的百科全书。据说,1771年在苏格兰爱丁堡出版。
在英国第一本《约翰逊词典》问世16年后,看着好像没问题,可是,1755年出版的《约翰逊词典》只有4.5万个单词,要写百科全书,4.5万个单词,够吗?
有趣的是,传入欧洲的《康熙词典》也恰好是4.5万个单词,而《约翰逊词典》正是一对一翻译自《康熙词典》,创造了那4.5万个单词,好巧,好巧。
(4)《便士百科全书》
1837年,此书以华文百科知识为对象,硬塞进英语词里,其实就是一本中英对照百科全书。
(5)《美国百科全书》
该书于1829一1833年问世,大英百科全书一式两份,搞了个副本。
(6)《Encyclopaedia》
1559年,德国的鲍·斯卡利奇( Paul Scalich )以一己之力编纂了一本百科全书《Encyclopaedia 》。这个书名后来据说成为各国百科全书的代名词。
(7)德国《百科全书·科学家和艺术家在社交场合下,检索值得回顾的古代和近代历史事件用简明百科全书或百科全书》
手稿完成于1805年前后,未出版,被布罗克豪斯出版社收购。
(8)德国《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》
1812年至1819年出版。
(9)《普通德语实时百科全书》
1819年开始出版。
以上三部都是同一家出版社,即1805年成立的布罗克豪斯出版社。该出版社据说出版的《百科全书》系列多达上百部。
布罗克豪斯出版社为许多国家的大百科全书提供了模版,如《荷兰大百科全书》、《温克勒·普林斯插图百科全书》、《瑞典百科全书》、《梅耶百科词典》、《美国百科全书》、《不列颠百科全书》以及后来的《苏联大百科全书》……数不胜数。
(10)德国《赫尔德百科全书》
赫尔德出版社创建于1801年,也出版了一系列《百科全书》,总之,父子三人就干了一个国家级的大工程。
上面这些国家都这么干了,法国岂会心甘情愿落于人后?
当然不会。
法国人更强,直接来了一个百科全书派。
1745-1780年,巴黎出版商普鲁东将英国出版的《钱伯斯百科全书》译成法文,自发形成了一个百科全书派。
在这个百科全书派中,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大名:
达朗贝尔、爱尔维修、狄德罗、孟德斯鸠、魁奈、霍尔巴赫、杜尔哥、伏尔泰、卢梭、比丰......
维也纳大学教授莱纳(Georg Lehner)在其所著的《欧洲百科全书中的中国》一书中,直言不讳地说道:
“......来自中国的知识是欧洲百科全书的中国源泉……这部书揭示了有关中国的知识是怎样变成了总的欧洲知识的一部分......”
“......在1700年至1850年间出版的英文、法文和德文百科全书,探讨了中国资讯在欧洲的一般知识作品中所呈现和被运用的情况……”
“......(第一批)欧洲的百科全书所提供的是有关中国知识的浓缩……”
“......对各种百科全书所载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,……它们展示了盛行于欧洲知识界(republic of letters)的话语,与有关中华文明各方面的知识的相关性......”
“......各种百科全书中所呈现的信息,提供了来自中国的丰富资料,包括地理、政府、经济、语言、文学、艺术、科学、宗教、哲学、历史等。中国知识在欧洲发展的过程,已经反射到西方知识之中……”
“......荷兰和英国对于传播中国知识起着关键作用,它们进口……改变欧洲日常生活的中国商品,而且通过书籍和期刊在全欧洲传播中国知识……”
“......对于大多数的百科全书而言,中文和中国书面语言是至关重要的……”
“......在第一版《钱伯斯百科全书》中,我们发现了被耶稣会士李明(Louis le Comte, 1655—1728)用汉语描述的线索……”
“......虽然第一版《大英百科全书》是基于《钱伯斯百科全书》而编纂词条,但删去了李明的话……”
“......《康熙字典》有45,000个字……”
“......(有趣的是)欧洲词典的词条数量也大致都是45,000个字:像罗伯特·安斯沃思词典(18世纪)、拉丁文词典(1736年起,成了死去的语言)和约翰逊英语词典(1755年)……。《便士百科全书》(1837年版)和《大英百科全书》(1842年版)都提到:
《约翰逊英语词典》拥有与《康熙字典》相同数量的字词。”
原来,在华夏消失的永乐大典,通过移花接木之术,通过乾坤大挪移之功,在彼时的欧洲遍地开花、遍地结果……
***关注我,关注《昆羽继圣》,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,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***